马可·波罗

 
Marco+Polo+Statue+Venice.jpg

在西方国家,马可·波罗可谓是“丝绸之路”的代名词。二十世纪前期,作为一个通俗历史人物,马可·波罗在欧洲和北美地区颇受欢迎,他的故事也广泛存在于电影、新闻、游记和文学作品中。

马可·波罗的父亲是一名威尼斯商人,1271年与父亲和叔叔一起出发前往亚洲,一行人在接下来的24年中跨越两万多公里,刚返回威尼斯就遇上了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马可·波罗不幸被俘监禁,在监狱里他的同伴,比萨的鲁斯蒂谦(Rustichello)执笔记录下了他的旅程,后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马可·波罗游记》广为流传。通过他在元朝为官的漫长岁月,读者对蒙古人生活状况以及忽必烈和中原几经厮杀的关系有了初步感受。尽管原稿已散失,奈杰尔·克里夫(Nigel Cliff)认为,《马可·波罗游记》无疑是史上最著名的游记,“是一部把东方世界介绍到西方,构建起欧洲世界亚洲观的著作”。约翰·拉纳(John Larner)追溯了该书几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被视为传奇故事,但随后书中关于亚洲地形地貌的叙述逐渐被接受,并启发了哥伦布及其他航海家。在之后某段时间内被淡忘,19世纪中再次回归,“风靡学术研究和文学作品” 。而对于汉学家来说,该游记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其中,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援引该书来诠释中亚内部及各地区之间的历史联系。在英国,亨利·于勒(Henry Yule)的1871年译本让马可·波罗声望大增,广受欢迎,译本中添加了新的地图,因此获得了著名的皇家地理学会奖。

二十世纪前期,马可·波罗成为众多旅行作家的重要参考来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未知之地、开拓之旅和发现亚洲的形象。他当年的足迹被反复“追溯”,不管是地图上还是实际行动上,一条条横亘东西的路线,绘制在图纸上,也活跃在荧幕上,呈现出男性冒险的美好形象。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许多关于中国和中亚的文章,其中马可·波罗被视为大冒险的原型。例如1927年,威廉·莫登(William Morden)解释了他如何首次将帕米尔高原的景象引入欧洲视野,第二年,希尔德布兰德(J. R. Hildebrand)发表了一整篇文章,歌颂马可·波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陆地探险家”,同一时间,百老汇舞台上也上演着《百万先生马可·波罗》。与同时期常见的第一手游记不同,希尔德布兰德的文章则是对《马可·波罗游记》的浓缩诠释,图片展示了亚洲当地景观和家庭生活场景等,文字部分则通过众人熟知的一成不变的东方视角将20世纪20年代的格鲁吉亚、波斯、中国与13世纪马可·波罗的记录联系起来,他为一个库尔德人肖像图添加的标题为“波斯平原海盗”,此举看似合乎情理,因为库尔德“种族长期以来都以好战长寿著称”,马可·波罗也称库尔德人是“邪恶的一代,以抢劫为乐”。

20世纪30年代末,马可·波罗受到好莱坞的关注,当然刻画的是东方主义视角下受苦受难的亚洲形象。1938年高德温(Goldwyn)制作的《马可·波罗历险记》首映,正如学者伊安努奇(Iannucci)和塔克(Tulk)在马可·波罗的现代叙述研究中指出,这部电影呈现出的东西方是典型的两分对立的世界,“文明社会与原始社会、主动与被动、高贵与邪恶、男性与女性、支配与服从”等,马可·波罗的形象是引诱拯救“被动的东方女性”的征服者。因此这部电影很好地例证了,《马可·波罗游记》的现代叙述实则将亚洲多样的文化历史简单归于一点,一个完美的浪漫冒险之地。在好莱坞电影中,“东方主义”视角下探索东方的典型故事始于圣地,随后深入到西藏山区、蒙古草原和中国。

有意思的是,二战和冷战也影响了马可·波罗在荧幕上、舞台上甚至儿童漫画中的呈现方式。1953年,《上都乐府:马可波罗音乐剧》(Xanadu: The Marco Polo Musical)在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的不同军区和剧院进行巡回演出,剧中插曲还在美军广播电台中重播了好多年。1962年《意大利人的中国冒险之旅》(L'adventura di un italiano in Cina)由五国联合制作播出,全球发行时名称定为《马可·波罗的神奇冒险》(La Fabuleuse Aventure de Marco Polo)和《伟大的马可·波罗》(Marco the Magnificent)。邪恶东方的理念也延伸到了儿童娱乐节目中,《少年马可·波罗与红龙》,这部澳大利亚制作的奇幻动画讲述了马可·波罗的后裔为了拯救公主而杀死红龙的故事。几年后,香港功夫电影将马可·波罗的故事导向了公然血腥的场面,著名邵氏兄弟电影制作公司的《马可·波罗》讲述了忽必烈遇刺时这位意大利觐见者成功护驾的故事,精心设计的打斗场面再现了高贵的西方与暴力的东方相对立的刻板印象,这部电影的国际宣传以《四刺客》为名,取得了巨大成功。

1982年,马可·波罗的故事在一档广受好评的美意两国共同制作的电视剧中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呈现,该剧光盘在易趣网(eBay)上还能找得到,这部迷你剧分为四部分,节奏缓慢,详细讲述了马可·波罗的父亲、叔叔与威尼斯参议院之间的紧张关系,参议院认为资助他们探索“嗜血野人”之地毫无意义,而马可·波罗则被精心刻画成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典型人物,在跨文化环境中如鱼得水,且能机智化解威尼斯势力强大的天主教徒和忽必烈可汗的怀疑。该剧大部分内容集中在忽必烈和马可·波罗之间的友好关系上,这种友谊建立在对彼此世界的共同兴趣之上,也离不开对不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对公平公正的强烈追求等。在这部剧中,我们再次看到了思想自由碰撞的理想状态,只有开放思想的旅程才能提供真正的历史经验,我们也看到了《马可·波罗游记》留下的真正遗产,以及冷战高潮时期深有共鸣的相关主题。

本页中的图片说明了马可·波罗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编剧和作者,2010年初,网飞公司(Netflix)制作了有史以来最为鸿篇巨制的电视剧,在匈牙利、意大利、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和斯洛伐克等国拍摄马可·波罗,虽然这部剧反响一般,制作团队却获得了蒙古总统颁发的奖励,以表彰该剧在国际舞台上树立正面的蒙古文化形象。

我们跟随马可·波罗的足迹驾车一路东行,也沿着古丝绸之路上由中国去往地中海的驼队向西迈进。
— Georges-Marie Haardt,1931年6月